無論是在手機廠商、傳統家電廠商還是新興勢力,都對智能門鎖投入了很大的注意力,讓這個行業變得更加火熱。畢竟智能門鎖關系著千家萬戶,不僅保證著基本的安全,還承擔著提升家庭生活質量的作用。
從事智能門鎖行業的廠商代表黃黎認為,下半年的市場值得期待,各種價位的產品會刺激行業更快走向成熟,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和購買意愿比去年有所提升。
根據潮電智庫統計,2022年第一季度,全球智能門鎖出貨量約511萬套,同比增長13%,預計整年度出貨量將達到4240萬套。
兩大跨界玩家攪動市場
生產智能門鎖的廠商目前主要分為三大類,第一類是傳統家電企業,第二類是跟隨智能家居興起的新入局者,最后一類就是手機廠商為主的跨界玩家。相比之下,傳統的門鎖企業卻很難轉型,更多是以代工的形式繼續生存。
說到跨界玩家,小米自然是頗受關注的一個,從手機開始,延續到其他的智能家居單品,智能門鎖也已經成為目前在電商渠道出貨量較大的一家。不僅如此,為小米代工的綠米和鹿客,因為產品定位和銷售價格有所不同,也獲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。在米家生態的系統下,他們很快獲得消費者的認可。
華為的玩法和小米類似,不過區別在于進入市場的時間比較短,優勢是華為利用手機在消費者心中樹立了品牌,從而降低了他們占據市場的難度。華為的門鎖普遍定位中高端,還有接入生態的第三方品牌一起攻城掠智能地。
除此之外,2010年隨著智能家居風潮成長起來的一些新品牌,他們生產的智能門鎖安全性保證,功能也基本類似,但在用戶體驗上難以和兩大跨界玩家的生態相提并論。
傳統家電企業生產的智能門鎖,功能不是最先進,但在銷售渠道和品控質量上占據優勢,相對中高端產品居多。
升級換代類似手機進程
智能門鎖的發展歷程和手機基本相同,供應鏈成熟度較高,研發過程透明,在不同的功能層次,分為不同的價格,價格最高的必定是設計和功能水平最高的。
回顧行業的發展,剛開始階段的密碼解鎖基本被市場拋棄,取而代之的是指紋解鎖,同時有智能化和聯網的功能。這也是目前市場最為主流的生物識別手段,從手機行業延續下來,技術成熟,應用廣泛,安全性能上區別不大,各個品牌在競爭中很難分出高下。
隨著手機技術的進步,現階段最優的生物識別手段是基于結構光的3D人臉識別,不過由于高昂的價格,暫時只能在最高端的智能門鎖產品上使用。
除了解鎖手段的差異,不同價格檔次的智能門鎖都會具備智能化和聯網的屬性,高端產品往往會搭配集成門鈴、可視通話等功能。
今年最明顯的一個趨勢,就是智能門鎖從開門或者按門鈴的被動聯網,轉變到更高頻次和時間的半主動式聯網,這就要求門鎖設備必須有能夠直接連接WI-FI網絡的功能。沒有聯網能力的智能門鎖正在被這個市場所淘汰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