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鎖具文化中的鎖具雕花中的神仙及人物雕花鎖具也是值得一提的,據報道,某人現收藏了兩把古代鎖具:其中一把是“樂舞俑”;另一把為“漢鐘離”。樂舞俑造型鎖,高9厘米,寬2。5厘米,重100克,樂舞俑為男性,大眼高鼻,兩耳碩大,成圜狀中空,好似一對大耳環,神情專注。
上服正中豎排兩粒紐扣,肚臍眼下還有一粒紐扣。頭戴野雉毛向后甩,形半圓環狀(即鎖梁),兩臂部向前彎曲呈90°握拳,兩腿至膝部盤屈,右腿曲成80°,右腿曲成90°,好像在表演蹬腿的音樂舞蹈節目。應為明代傳世之物。俑者一般作為明器,為墓葬品。是古代陵墓中的陪葬用的“象人”即:“偶人”,古代用“殉葬”。其質地有木、陶、泥的為多,也伴有銅質的,明代墓葬曾出土的就有銅俑。
八仙之一的漢鐘離造型鎖,黃銅質地,高10厘米,寬5厘米,重250克。造型生動,面帶笑容,頭部后有兩上圓形發髻似桃子,須長垂胸,敞胸露懷,腹部降凸,活像大肚彌勒佛,衣著道袍,道袍下擺有數道褶紋,發福模樣。腰帶束在臍眼之下,右手撫腹,右手執扇向上至肩和頭后,酢似烈日當頭,用扇遮陽。
用八仙造型制鎖,可降妖伏魔,保衛人間平安。八仙即漢鐘離、鐵拐李、張果老、何仙姑、藍采和、呂洞賓、韓湘子、曹國舅。當時鎖匠制作時,應為一組八位神仙造型鎖,如今漢鐘離落單,還有七位神仙不知云游何方?作為中華古鎖具收藏者,他們是多么盼望八仙再相聚,各顯神通,而目前還不知其它的七把鎖下落何處! |